我要咨询

为个人、企业提供专业领域法律咨询等服务

【GB25596-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通则》

 

 

img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25596-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通则

 

 

 

 

 

 

 

 

 

 

 

 

 

 

 

 

 

 

 

 

 

 

 

 

2010 -12-21 发布        2012-01-01 实施

 

中 华                发布

 

 

 

GB 25596-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通则

 

 

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中引用的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术语和定义

 

婴儿

 

指0月龄~12月龄的人。

 

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

 

指针对患有特殊紊乱、疾病或医疗状况等特殊医学状况婴儿的营养需求而设计制成的粉状或液态配方食品。在医生或临床营养师的指导下,单独食用或与其它食物配合食用时,其能量和营养成分能够满足0月龄~6月龄特殊医学状况婴儿的生长发育需求。

 

技术要求

 

4.1 一般要求

 

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的配方应以医学和营养学的研究结果为依据,其安全性、营养充足性以及临床效果均需要经过科学证实,单独或与其它食物配合使用时可满足0月龄~6月龄特殊医学状况婴儿的生长发育需求。

 

常见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的类别及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本标准附录A的规定。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的加工工艺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4.2 原料要求

 

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中所使用的原料应符合相应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或)相关规定,禁止使用危害婴儿营养与健康的物质。

 

所使用的原料和食品添加剂不应含有谷蛋白。不应使用氢化油脂。

 

不应使用经辐照处理过的原料。

 

4.3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 1 的规定。

 

 

 

GB 25596-2010

 

 

 

 

表 1 感官要求

 

 

项目

要求

 

 

色泽

符合相应产品的特性。

 

 

滋味、气味

符合相应产品的特性。

 

 

组织状态

符合相应产品的特性,产品不应有正常视力可见的外来异物。

 

 

冲调性

符合相应产品的特性。

 

 

 

4.4 必需成分

 

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的能量、营养成分及含量应以本标准规定的必需成分为基础,但可以根据患有特殊紊乱、疾病或医疗状况婴儿的特殊营养需求,按照附录 A 列出的产品类别及主要技术要求进行适当调整,以满足上述特殊医学状况婴儿的营养需求。

 

产品在即食状态下每100mL所含有的能量应在250 kJ (60 kcal)~295 kJ (70 kcal) ,但针对某些婴儿的特殊医学状况和营养需求,其能量可进行相应调整。能量的计算按每100mL产品中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分别乘以能量系数17 kJ/g、37 kJ/g、17 kJ/g(膳食纤维的能量系数,按照碳水化合物能量系数的50%计算),所得之和为千焦/100毫升(kJ/100mL)值,再除以4.184为千卡/100毫升(kcal/100mL)

值。

 

通常情况下,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每 100kJ (100 kcal) 所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量应符合表 2 的规定。

 

对于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除特殊需求(如乳糖不耐受)外,首选碳水化合物应为乳糖和(或)葡萄糖聚合物。只有经过预糊化后的淀粉才可以加入到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中。不得使用果糖。

 

2 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指标

 

 

每 100 kJ

每 100 kcal

 

营养素

 

 

 

 

检验方法

最小值

最大值

最小值

最大值

 

 

 

 

 

 

 

 

蛋白质 a

0.45

0.70

1.88

2.93

GB 5009.5

 

 

 

 

 

 

脂肪 b/(g)

1.05

1.40

4.39

5.86

GB 5413.3

 

 

 

 

 

 

其中:亚油酸/(g)

0.07

0.33

0.29

1.38

 

 

 

 

 

 

GB 5413.27

α-亚麻酸/(mg)

12

N.S.c

50

N.S.c

 

 

 

 

 

 

 

亚油酸与α-亚麻酸比值

5:1

15:1

5:1

15:1

 

 

 

 

 

 

碳水化合物 d/(g)

2.2

3.3

9.2

13.8

 

 

 

 

 

 

 

a 蛋白质含量的计算,应以氮(N)×6.25。

 

b 终产品脂肪中月桂酸和肉豆蔻酸(十四烷酸)总量<总脂肪酸的20%;反式脂肪酸最高含量<总脂肪酸的3%;芥酸含量<总脂肪酸的1%;总脂肪酸指C4~C24脂肪酸的总和。

 

c N.S.为没有特别说明。

 

 

 

 

 

 

GB 25596-2010

 

表 2(续)

 

d  碳水化合物的含量A1,按式(1)计算:

 

A1  100 − (A 2  A3  A 4  A5  A6 ) ………………………………(1)

 

式中:

 

A1——碳水化合物的含量,g/100g;

 

A2——蛋白质的含量,g/100g;

 

A3——脂肪的含量,g/100g;

 

A4——水分的含量,g/100g;

 

A5——灰分的含量,g/100g;

 

A6——膳食纤维的含量,g/100g。

 

4.4.5 维生素:应符合表 3 的规定。

 

 

 

表 3

维生素指标

 

 

 

 

 

 

 

 

 

 

 

 

 

 

每 100 kJ

 

 

 

每 100 kcal

 

营养素

 

 

 

 

 

 

 

检验方法

最小值

 

最大值

 

最小值

 

最大值

 

 

 

 

 

 

 

 

 

 

 

 

 

 

维生素 A/(μg RE)a

14

 

43

 

59

 

180

 

 

 

 

 

 

 

 

 

 

维生素 D(μg)b

0.25

 

0.60

 

1.05

 

2.51

GB 5413.9

 

 

 

 

 

 

 

 

 

维生素 E /(mg α-TE)c

0.12

 

1.20

 

0.50

 

5.02

 

 

 

 

 

 

 

 

 

 

维生素 K1/(µg)

1.0

 

6.5

 

4.2

 

27.2

GB 5413.10

 

 

 

 

 

 

 

 

 

维生素 B1/(µg)

14

 

72

 

59

 

301

GB 5413.11

 

 

 

 

 

 

 

 

 

维生素 B2/(µg)

19

 

119

 

80

 

498

GB 5413.12

 

 

 

 

 

 

 

 

 

维生素 B6/(µg)

8.5

 

45.0

 

35.6

 

188.3

GB 5413.13

 

 

 

 

 

 

 

 

 

维生素 B12/(µg)

0.025

 

0.360

 

0.105

 

1.506

GB 5413.14

 

 

 

 

 

 

 

 

 

烟酸(烟酰胺)/(µg)d

70

 

360

 

293

 

1506

GB 5413.15

 

 

 

 

 

 

 

 

 

叶酸/(µg)

2.5

 

12.0

 

10.5

 

50.2

GB 5413.16

 

 

 

 

 

 

 

 

 

泛酸/(µg)

96

 

478

 

402

 

2000

GB 5413.17

 

 

 

 

 

 

 

 

 

维生素 C/(mg)

2.5

 

17.0

 

10.5

 

71.1

GB 5413.18

 

 

 

 

 

 

 

 

 

生物素/(µg)

0.4

 

2.4

 

1.5

 

10.0

GB 5413.19

 

 

 

 

 

 

 

 

 

 

a RE为视黄醇当量。1 μg RE =1μg全反式视黄醇(维生素A)=3.33 IU 维生素A。维生素A只包括预先形成的视黄醇,在计算和声称维生素A活性时不包括任何的类胡萝卜素组分。

 

b 钙化醇,1μg维生素D=40 IU维生素D。

 

c 1 mg α-TE (α-生育酚当量)=1 mg d-α–生育酚。每克多不饱和脂肪酸中至少应含有0.5mg α-TE,维生素E含量的最小值应根据配方食品中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双键数量进行调整:0.5mg α-TE/g亚油酸(18:2 n-6);0.75mg α-TE/g α-亚麻酸 (18:3 n-3); 1.0mg α-TE/g花生四烯酸(20:4 n-6);1.25mg α-TE/g二十碳五烯酸(20:5 n-3);1.5mg α-TE/g二十二碳六烯酸(22:6 n-3)。

 

d 烟酸不包括前体形式。

 

 

 

 

 

GB 25596-2010

 

4.4.6 矿物质:应符合表 4 的规定。

 

表 4 矿物质指标

 

营养素

每 100 kJ

 

每 100 kcal

 

 

 

最小值

 

最大值

最小值

 

最大值

检验方法

 

 

 

 

 

 

 

 

 

 

 

 

钠/(mg)

5

 

14

21

 

59

 

 

 

 

 

 

 

 

 

钾/(mg)

14

 

43

59

 

180

 

 

 

 

 

 

 

 

 

铜/(µg)

8.5

 

29.0

35.6

 

121.3

 

 

 

 

 

 

 

 

 

镁/(mg)

1.2

 

3.6

5.0

 

15.1

 

 

 

 

 

 

 

 

GB 5413.21

铁/(mg)

0.10

 

0.36

0.42

 

1.51

 

 

 

 

 

 

 

 

 

 

 

锌/(mg)

0.12

 

0.36

0.50

 

1.51

 

 

 

 

 

 

 

 

 

锰/(µg)

1.2

 

24.0

5.0

 

100.4

 

 

 

 

 

 

 

 

 

钙/(mg)

12

 

35

50

 

146

 

 

 

 

 

 

 

 

 

磷/(mg)

6

 

24

25

 

100

GB 5413.22

 

 

 

 

 

 

 

 

钙磷比值

1:1

 

2:1

1:1

 

2:1

 

 

 

 

 

 

 

 

碘/(µg)

2.5

 

14.0

10.5

 

58.6

GB 5413.23

 

 

 

 

 

 

 

 

氯/(mg)

12

 

38

50

 

159

GB 5413.24

 

 

 

 

 

 

 

 

硒/(µg)

0.48

 

1.90

2.01

 

7.95

GB 5009.93

 

 

 

 

 

 

 

 

 

4.5 可选择性成分

 

除了 4.4 中的必需成分外,如果在产品中选择添加或标签中标示含有表 5 中一种或多种成分,其含量应符合表 5 的规定。

根据患有特殊紊乱、疾病或医疗状况婴儿的特殊营养需求,可选择性地添加 GB14880 或本标准附录 B 中列出的 L 型单体氨基酸及其盐类,所使用的 L 型单体氨基酸质量规格应符合附录 B 的规定。

如果在产品中添加表5和附录B之外的其他物质,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表5

可选择性成分指标

 

 

 

 

 

 

 

 

 

 

每 100 kJ

每 100 kcal

 

 

可选择性成分

 

 

 

 

 

检验方法

最小值

最大值

最小值

 

最大值

 

 

 

 

 

 

 

 

 

 

铬/(µg)

0.4

2.4

1.5

 

10

 

 

 

 

 

 

 

钼/(µg)

0.4

2.4

1.5

 

10

 

 

 

 

 

 

 

胆碱/(mg)

1.7

12.0

7.1

 

50.2

GB/T 5413.20

 

 

 

 

 

 

 

肌醇/(mg)

1.0

9.5

4.2

 

39.7

GB 5413.25

 

 

 

 

 

 

 

牛磺酸/(mg)

N.S.a

3

N.S.a

 

13

GB 5413.26

 

 

 

 

 

 

 

左旋肉碱/(mg)

0.3

N.S..a

1.3

 

N.S.a

 

 

 

 

 

 

 

 

 

 

 

 

 

 

 

 

 

 

 

 

 

 

 

GB 25596-2010

 

 

表5(续)

 

 

 

 

 

 

 

 

 

 

 

 

 

 

每 100 kJ

每 100 kcal

 

 

 

可选择性成分

 

 

 

 

 

检验方法

最小值

最大值

最小值

 

最大值

 

 

 

 

 

 

 

 

 

 

 

 

二十二碳六烯酸/(%总脂肪酸

N.S.a

0.5

N.S.a

 

0.5

GB 5413.27

b,c

 

 

 

 

 

 

 

 

二十碳四烯酸/(%总脂肪酸 b,c

N.S.a

1

N.S.a

 

1

GB 5413.27

 

 

 

 

 

 

 

 

N.S.为没有特别说明。

 

如果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中添加了二十二碳六烯酸(22:6 n-3),至少要添加相同量的二十碳四烯酸(20:4 n-6)。长链不饱和脂肪酸中二十碳五烯酸(20:5 n-3)的量不应超过二十二碳六烯酸的量。

 

总脂肪酸指 C4~C24 脂肪酸的总和。

 

其他指标:应符合表 6 的规定。

 

6  其他指标

 

 

检验方法

 

 

 

 

 

 

水分/(%)a

 

 

5.0

GB 5009.3

 

 

 

 

 

 

灰分

 

 

 

 

 

粉状产品/(%)

 

 

5.0

GB 5009.4

液态产品(按总干物质计)/(%)

 

5.3

 

 

 

 

 

 

 

杂质度

 

 

 

 

 

粉状产品/(mg/kg)

 

 

12

GB 5413.30

液态产品/(mg/kg)

 

 

2

 

 

 

 

 

 

a仅限于粉状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

 

 

 

 

 

 

 

 

 

 

 

污染物限量:应符合表 7 的规定。

 

7  污染物限量(以粉状产品计)

 

 

检验方法

 

 

 

 

 

 

铅/(mg/kg)

 

 

0.15

GB 5009.12

 

 

 

 

 

硝酸盐(以NaNO3计) /(mg/kg)

 

100

GB 5009.33

 

 

 

 

 

亚硝酸盐(以NaNO2计)/(mg/kg)

 

2

 

 

 

 

 

 

 

 

 

真菌毒素限量:应符合表 8 的规定。

 

 

 

 

 

 

 

 

 

 

 

GB 25596-2010

 

 

表 8

真菌毒素限量(以粉状产品计)

 

 

 

 

 

 

 

 

 

 

检验方法

 

 

 

 

 

 

 

黄曲霉毒素M1(μg/kg)

 

 

0.5

 

GB 5009.24

 

 

 

 

 

 

黄曲霉毒素B1(μg/kg)

 

 

0.5

 

 

 

 

 

 

 

 

 

 

 

 

 

4.9 微生物限量:粉状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的微生物指标应符合表 9 的规定,液态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的微生物指标应符合商业无菌的要求,按 GB/T 4789.26 规定的方法检验。

 

 

 

 

表 9

微生物限量

 

 

 

 

 

 

 

 

 

 

 

采样方案a及限量(若非指定,均以CFU/g或CFU/mL表示)

 

 

 

 

 

 

检验方法

n

c

 

m

M

 

 

 

 

 

 

 

 

 

 

 

 

菌落总数b

 

5

2

 

1000

10000

GB 4789.2

 

 

 

 

 

 

 

 

大肠菌群

 

5

2

 

10

100

GB 4789.3平板计数法

 

 

 

 

 

 

 

金黄色葡萄球菌

5

2

 

10

100

GB 4789.10平板计数法

 

 

 

 

 

 

 

 

阪崎肠杆菌

 

3

0

 

0/100g

GB 4789.40

 

 

 

 

 

 

 

 

沙门氏菌

 

5

0

 

0/25g

GB 4789.4

 

 

 

 

 

 

 

 

 

a 样品的分析及处理按GB 4789.1和GB 4789.18执行。 b 不适用于添加活性菌种(好氧和兼性厌氧益生菌)的产品[产品中活性益生菌的活菌数应≥106CFU/ g (mL)]。

 

4.10 食品添加剂和营养强化剂

 

食品添加剂和营养强化剂质量应符合相应的安全标准和有关规定。

 

食品添加剂和营养强化剂的使用应符合GB 2760和GB 14880的规定。

 

脲酶活性:含有大豆成分的产品中脲酶活性应符合表 10 的规定。

 

 

表 10

脲酶活性指标

 

 

 

 

 

 

 

 

检验方法

 

 

 

 

 

 

脲酶活性定性测定

 

 

GB/T 5413.31a

 

a 液态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的取样量应根据干物质含量进行折算。

 

其他

 

5.1 标签

 

产品标签应符合GB 13432的规定,营养素和可选择成分应增加“每100千焦(100kJ)”含量的标示。

 

标签中应明确注明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的类别(如:无乳糖配方)和适用的特殊医学状况。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配方食品,还应标示产品的渗透压。可供6月龄以上婴儿食用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应标明“6月龄以上特殊医学状况婴儿食用本品时,应配合添加辅助食品”。

标签上应明确标识“请在医生或临床营养师指导下使用”。

 

标签上不能有婴儿和妇女的形象,不能使用“人乳化”、“母乳化”或近似术语表述。

 

 

 

 

GB 25596-2010

 

5.2        使用说明

 

5.2.1 有关产品使用、配制指导说明及图解、贮存条件应在标签上明确说明。当包装最大表面积小于100cm2或产品质量小于100g时,可以不标示图解。

 

5.2.2 指导说明应该对不当配制和使用不当可能引起的健康危害给予警示说明。

 

5.3        包装

 

可以使用食品级或纯度≥99.9%的二氧化碳和(或)氮气作为包装介质。

 

 

 

 

 

 

 

 

 

 

 

 

 

 

 

 

 

 

 

 

 

 

 

 

 

 

 

 

 

 

 

 

 

 

 

 

 

 

 

 

 

 

 

 

 

 

 

 

 

 

 

 

 

 

 

 

 

 

 

 

GB 25596-2010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常见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表 A.1 常见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

产品类别

适用的特殊

 

配方主要技术要求

医学状况

 

 

 

 

 

 

 

 

无乳糖配方或低乳糖

乳糖不耐受婴儿

1.

配方中以其他碳水化合物完全或部分代替乳糖;

配方

2.

配方中蛋白质由乳蛋白提供。

 

 

 

 

 

乳蛋白部分水解配方

乳蛋白过敏高风险婴儿

1.

乳蛋白经加工分解成小分子乳蛋白、肽段和氨基酸;

2.

配方中可用其他碳水化合物完全或部分代替乳糖。

 

 

 

 

 

 

乳蛋白深度水解配方

 

1.

配方中不含食物蛋白;

食物蛋白过敏婴儿

2.

所使用的氨基酸来源应符合 GB14880 或本标准附录 B 的规定;

或氨基酸配方

 

3.

可适当调整某些矿物质和维生素的含量。

 

 

 

 

 

 

早产/低出生体重婴儿

 

1.

能量、蛋白质及某些矿物质和维生素的含量应高于 4.4 的规定;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

2.

早产/低体重婴儿配方应采用容易消化吸收的中链脂肪作为脂

配方

 

肪的部分来源,但中链脂肪不应超过总脂肪的 40%。

 

 

 

 

 

 

 

可选择性地添加 4.4 及 4.5 中的必需成分和可选择性成分,其含

母乳营养补充剂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

量可依据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营养需求及公认的母乳数据进行

适当调整,与母乳配合使用可满足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生长发育

 

 

 

 

需求。

 

 

 

 

 

 

1.

不含或仅含有少量与代谢障碍有关的氨基酸,其他的氨基酸组

氨基酸代谢障碍配方

氨基酸代谢障碍婴儿

成和含量可根据氨基酸代谢障碍做适当调整;

2.

所使用的氨基酸来源应符合 GB14880 或本标准附录 B 的规定;

 

 

 

 

3.

可适当调整某些矿物质和维生素的含量。

 

 

 

 

 

 

 

 

 

 

 

 

 

 

 

 

 

 

 

 

 

 

 

 

 

 

 

 

 

 

 

 

 

 

GB 25596-2010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可用于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的单体氨基酸表 B.1 可用于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的单体氨基酸 a

 

 

 

 

 

比旋光度

 

纯度

水分

灰分

氨基酸

化合物来源

化学名称

分子式

分子量

pH

(%)

(%)

(%)

(mg/kg)

(mg/kg)

[α]D,20℃

 

 

 

 

 

 

 

 

 

 

 

 

 

 

 

 

 

 

 

 

 

 

 

 

 

 

 

1

天冬氨酸

L-天冬氨酸

L-氨基丁二酸

C4H7NO4

133.1

+24.5~+26.0

2.5~3.5

98.5

0.2

0.1

0.3

0.2

L-天冬氨酸镁

L-氨基丁二酸镁

2(C4H6NO4).Mg

288.49

+20.5~+23.0

98.5

0.2

0.1

0.3

0.2

 

 

2

苏氨酸

L-苏氨酸

L-2-氨基-3-羟基丁酸

C4H9NO3

119.12

-26.5~-29.0

5.0~6.5

98.5

0.2

0.1

0.3

0.2

3

丝氨酸

L-丝氨酸

L-2-氨基-3-羟基丙酸

C3H7NO3

105.09

+13.6~+16.0

5.5~6.5

98.5

0.2

0.1

0.3

0.2

4

谷氨酸

L-谷氨酸

α-氨基戊二酸

C5H9NO4

147.13

+31.5~+32.5

3.2

98.5

0.2

0.1

0.3

0.2

L-谷氨酸钾

α-氨基戊二酸钾

C5H8KNO4·H2O

203.24

+22.5~+24.0

98.5

0.2

0.1

0.3

0.2

 

 

5

谷氨酰胺

L-谷氨酰胺

2-氨基-4-酰胺基丁酸

C5H10N2O3

146.15

+6.3~+7.3

98.5

0.2

0.1

0.3

0.2

 

 

 

 

 

 

 

 

 

 

 

 

 

6

脯氨酸

L-脯氨酸

吡咯烷-2-羧酸

C5H9NO2

115.13

-84.0~-86.3

5.9~6.9

98.5

0.2

0.1

0.3

0.2

7

甘氨酸

甘氨酸

氨基乙酸

C2H5NO2

75.07

5.6~6.6

98.5

0.2

0.1

0.3

0.2

8

丙氨酸

L-丙氨酸

L-2-氨基丙酸

C3H7NO2

89.09

+13.5~+15.5

5.5~7.0

98.5

0.2

0.1

0.3

0.2

 

 

L-胱氨酸

L-3,3'-二硫双(2-氨基丙酸)

C6H12N2O4S2

240.3

-215~-225

5.0~6.5

98.5

0.2

0.1

0.3

0.2

 

 

 

 

 

 

 

 

 

 

 

 

 

9

胱氨酸

L-半胱氨酸

L-α-氨基-β-巯基丙酸

C3H7NO2S

121.16

+8.3~+9.5

4.5~5.5

98.5

0.2

0.1

0.3

0.2

 

 

L-盐酸半胱氨酸

L-2-氨基-3-巯基丙酸盐酸盐

C3H7NO2S·HCl·H2O

175.63

+5.0~+8.0

98.5

0.2

0.1

0.3

0.2

10

缬氨酸

L-缬氨酸

L-2-氨基-3-甲基丁酸

C5H11NO2

117.15

+26.7~+29.0

5.5~7.0

98.5

0.2

0.1

0.3

0.2

 

 

L-蛋氨酸

2-氨基-4-甲巯基丁酸

C5H11NO2S

149.21

+21.0~+25.0

5.6~6.1

98.5

0.2

0.1

0.3

0.2

11

蛋氨酸

N-乙酰基-L-甲硫氨

N-乙酰-2-氨基-4-甲巯基丁

C7H13NO3S

191.25

-18.0~ -22.0

98.5

0.2

0.1

0.3

0.2

 

 

 

 

 

 

 

 

 

 

 

 

 

 

 

 

 

 

 

 

 

 

 

 

 

 

12

亮氨酸

L-亮氨酸

L-2-氨基-4-甲基戊酸

C6H13 NO2

131.17

+14.5 ~+16.5

5.5~6.5

98.5

0.2

0.1

0.3

0.2

13

异亮氨酸

L-异亮氨酸

L-2-氨基-3-甲基戊酸

C6H13NO2

131.17

+38.6~+41.5

5.5~7.0

98.5

0.2

0.1

0.3

0.2

 

 

 

 

 

 

 

 

 

 

 

 

 

 

 

 

 

 

GB 25596-2010

 

 

 

 

 

 

比旋光度

 

纯度

水分

灰分

氨基酸

化合物来源

化学名称

分子式

分子量

pH

(%)

(%)

(%)

(mg/kg)

(mg/kg)

[α]D,20℃

 

 

 

 

 

 

 

 

 

 

 

 

 

 

 

 

 

 

 

 

 

 

 

 

 

 

 

14

酪氨酸

L-酪氨酸

S-氨基-3(4-羟基苯基)-丙

C9H11NO3

181.19

-11.0~-12.3

98.5

0.2

0.1

0.3

0.2

 

 

 

 

 

 

 

 

 

 

 

 

 

 

 

 

 

 

 

 

 

 

 

 

 

15

苯丙氨酸

L-苯丙氨酸

L-2-氨基-3-苯丙酸

C9 H11 NO2

165.19

-33.2~-35.2

5.4~6.0

98.5

0.2

0.1

0.3

0.2

16

赖氨酸

L-盐酸赖氨酸

L-2,6-二氨基己酸盐酸盐

C6H14N2OHCl

182.65

+20.3~+21.5

5.0~6.0

98.5

0.2

0.1

0.3

0.2

 

 

 

 

 

 

 

 

 

 

 

L-赖氨酸醋酸盐

L-2,6-二氨基己酸醋酸盐

C6H14N2O2.C2H4O2

206.24

+8.5~+10.0

6.5~7.5

98.5

0.2

0.1

0.3

0.2

 

 

 

 

 

 

 

 

 

 

 

 

 

 

 

17

精氨酸

L-精氨酸

L-2-氨基-5-胍基戊酸

C6H14N4O2

174.2

+26.0~+27.9

10.5~12.0

98.5

0.2

0.1

0.3

0.2

 

 

 

 

 

 

 

 

 

 

 

L-盐酸精氨酸

L-2-氨基-5-胍基戊酸盐酸盐

C6H14N4O2·HCl

210.66

+21.3~+23.5

98.5

0.2

0.1

0.3

0.2

 

 

 

 

 

 

 

 

 

 

 

 

 

 

 

 

 

L-组氨酸

α-氨基 β-咪唑基丙酸

C6H9N3O2

155.15

+11.5~+13.5

7.0~8.5

98.5

0.2

0.1

0.3

0.2

18

组氨酸

L-盐酸组氨酸

L-2-氨基-3-咪唑基丙酸盐酸

C6H9N3O2·HCl·H2O

209.63

+8.5~+10.5

98.5

0.2

0.1

0.3

0.2

 

 

 

 

 

 

 

 

 

 

 

 

 

 

 

 

 

 

 

 

 

 

 

 

 

 

 

19

色氨酸

L-色氨酸

L-2-氨基-3-吲哚基-1-丙酸

C11H12N2O2

204.23

-30.0~-33.0

5.5~7.0

98.5

0.2

0.1

0.3

0.2

 

 

 

 

 

 

 

 

 

 

 

 

 

 

a 不得使用非食用的动植物原料作为单体氨基酸的来源。

 

 

 

 

 

 

 

 

 

 

 

 

 

 

 

 

 

 

 

 

 

 

 

 

10-12月龄《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通则(GB25596-2010)问答

一、制定《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通则》的目的

    我国每年新出生婴儿约1500万,其中部分婴儿由于各种疾病影响,不能喂养母乳或普通婴儿配方食品。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是这些婴儿生命早期或相当长时间内赖以生存的主要食物来源。

    为满足特殊医学状况婴儿的营养需求,指导和规范我国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的生产经营,根据《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卫生部组织制定了《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通则》(GB25596 2010)。

 

二、《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通则》的制定原则

    一是体现《食品安全法》立法宗旨,突出安全性要求。婴儿是最脆弱的人群,特殊医学状况婴儿更需要特别关注。该标准严格遵循《食品安全法》规定,突出与特殊医学状况婴儿健康密切相关的安全性要求。二是满足特殊医学状况婴儿的特殊营养需求。根据我国常见的特殊医学状况婴儿具体情况和特点,分别确定相应类别的配方食品营养要求,满足特殊医学状况婴儿的营养需求。三是突出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使用规定。规定在产品标签中注明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的类别和使用的医学状况等,明确标识“请在医生或临床营养师指导下使用”。四是充分参照和借鉴国际管理经验。我国缺乏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的管理经验,在标准和问答制定过程中,参考和借鉴了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美国、欧盟等国际组织、国家和地区的法规和标准,以及国内外权威论著。

 

三、国外对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的能量和营养素规定

   (一)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在婴儿配方食品标准[CODEX STAN 72 1981(2007版)]B部分“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中规定,该类产品的能量和营养成分应参考“婴儿配方食品”的要求,必要时可适当调整能量和营养成分的含量,以满足特定疾病、紊乱或医疗状况引起的特殊营养需求。配方的营养、安全性和适宜性应经过科学证实,以支持特殊医学状况婴儿的生长和发育。

   (二)美国。在《婴儿配方食品》(美国联邦法规21CFR 107) 的C部分规定,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属于107.50 “可豁免的婴儿配方食品”,即允许该类配方参照“婴儿配方食品”规定,根据特定的疾病、紊乱或医疗状况适当调整营养素限量。

   (三)欧盟。在《特殊医学用途膳食食品指令》(欧盟COMMISSION DIRECTIVE 1999/21/EC)中,对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的营养素含量做出规定,并允许根据特定的疾病、紊乱或医疗状况对营养素进行适当调整。

 

四、关于标准的实施

   《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通则》属于强制执行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企业应当按照本标准规定组织生产经营。在本标准实施日期前生产的产品,可在产品保质期内继续进口或销售。

 

五、关于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的类别

   《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通则》附录A列举了我国常见的六类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可满足我国绝大部分特殊医学状况婴儿的需求。

    新研发附录A以外的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应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定程序,申请立项完善标准后,方可组织生产经营。

 

六、关于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的配方设计

    《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通则》规定“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的配方应以医学和营养学的研究结果为依据,其安全性、营养充足性以及临床效果均需要经过科学证实,单独或与其它食物配合使用时可满足0月龄~6月龄特殊医学状况婴儿的生长发育需求”,这是根据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特点作出的具体规定,突出此类产品的配方设计应该经过科学证实,能提供终产品的安全性、营养充足性、针对性的资料,以及产品临床喂养评价结果。

    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的必需成分(标准4.4项)参照正常足月婴儿营养需求制定。由于特殊医学状况婴儿的能量、营养素需求与正常足月婴儿相比有较大差别,需要按照标准的附录A对能量、营养素进行适当调整。这种管理方式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美国、欧盟管理规定一致。

    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配方可参照国内外相关法规(国内相关法规和标准、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法规和标准、其他国家批准的该类产品)、国内外权威的医学、营养学指南、专家共识、专业文献或著作进行调整。

 

七、如何理解“所使用的氨基酸来源应符GB14880或本标准中附B的规定”

    按照《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通则》4.5.2款 “根据患有特殊紊乱、疾病或医疗状况婴儿的特殊营养需求,可添加L型单体氨基酸及其盐类,其使用应符合GB14880或附录B的规定”,可以在氨基酸代谢障碍配方、乳蛋白深度水解配方或氨基酸配方食品中添加《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GB14880)或标准附录B中所列的任意一种或多种L型单体氨基酸及其相应的盐类,所添加氨基酸的质量规格应符合相关法规或标准规定。

 

八、如何标示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的类别和适用的特殊医学状况

    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标签应该参照标准附录A的“产品类别”和“特殊医学状况”在产品标签上明确标示。表述“产品类别”和“特殊医学状况”的具体措辞允许略作调整,但不能引起概念的混淆和歧义。

 

九、关于无乳糖配方或低乳糖配方食品

    无乳糖或低乳糖配方食品适用于原发或继发乳糖不耐受的婴儿。根据《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28050)规定,粉状无乳糖配方食品中乳糖含量应低于0.5克/100克;粉状低乳糖配方食品中乳糖含量应低于2克/100克。液态产品可以按照稀释倍数做相应折算。除上述规定外,该类配方食品的其他营养成分应符合本标准4.4项的规定。

 

十、关于乳蛋白部分水解配方食品

    乳蛋白部分水解配方食品是将牛奶蛋白经过加热和(或)酶水解为小分子乳蛋白、肽段和氨基酸,以降低大分子牛奶蛋白的致敏性。根据不同配方,此类产品的碳水化合物既可以完全使用乳糖,也可以使用其他碳水化合物部分或全部替代乳糖。其他碳水化合物指葡萄糖聚合物或经过预糊化的淀粉,但不能使用果糖。乳蛋白部分水解配方产品应符合本标准规定的能量和各营养素指标要求。

 

十一、关于乳蛋白深度水解配方或氨基酸配方食品

    食物蛋白过敏是婴儿对食物中蛋白质不恰当的免疫应答引起的不良反应。婴儿早期食物以乳类为主,因此乳蛋白过敏是婴儿出生后最常见的食物蛋白过敏。乳蛋白深度水解配方食品是通过一定工艺将易引起过敏反应的大分子乳蛋白水解成短肽及游离氨基酸。氨基酸配方食品是由单体氨基酸代替蛋白质。上述配方食品将过敏原去除或不含过敏原,适用于食物蛋白过敏婴儿。

    婴儿食物蛋白过敏时通常伴有腹泻等症状,因此乳蛋白深度水解配方食品或氨基酸配方食品不应含有食物蛋白,以减少对婴儿胃肠道刺激。同时,应当根据婴儿代谢状况调整部分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营养素调整的依据可参照以下法规、标准和科学资料:1.国内外相关法规或批准的产品:国际食品法典CODEX STAN 72 1981(Rev 2007)SECTION B,欧盟COMMISSION DIRECTIVE 1999/21/EC,美国21CFR107 Subpart C,澳新STANDARD 2.9.1: Infant Formula Products, Division 3,以及不同国家产品批准情况。2.国内外权威医学、营养学指南、专家共识、专业文献或著作。

 

 经对各国法规进行研究,汇总乳蛋白深度水解配方或氨基酸配方中能量、部分营养素可调整范围值如下(表1):

能量和营养素

可调整上、下限值(/100kJ)

下限值

上限值

能量(kJ/100ml)

250kJ/100ml

315kJ/100ml

蛋白质(g)

0.45

1.40

维生素D(μg)

0.25

0.75

维生素B1(μg)

10

72

维生素B2(μg)

14

119

维生素B6(μg)

8.5

75

烟酸(μg)

70

750

叶酸(μg)

1

12

泛酸(μg)

70

478

生物素(μg)

0.40

5

维生素 C(mg)

1.90

17

钙(mg)

12

60

铁(mg)

0.10

0.50

锌(mg)

0.12

0.60

锰(μg)

1.2

50

铜(μg)

4.80

29.00

碘(μg)

1.20

14.00

硒(μg)

0.25

1.90 

 

 参考依据:

 1. 1999/21/EC:Commission Directive on dietary foods for special medical purposes, Annex: Essential Composition of  Foods for Special Medical Purposes, Table 1 Values for vitamins, mineral and trace elements in nutritionally complete foods intended for use by infants.(欧盟指令:特殊医学用途膳食食品:婴儿全营养食品中维生素、矿物质及微量元素含量)

 2. STANDARD 2.9.1:Infant Formula Products, Division 3: – Infant Formula Products for Special Dietary Use, Subdivision 3:Infant formula products for specific dietary use based upon protein substitutes(澳新标准:婴儿配方食品,第三部分:特殊膳食用婴儿配方食品,第三亚类:基于蛋白质替代品的特殊膳食用食品)。

 

十二、关于早产/低出生体重婴儿配方食品

    临床上,孕37周前出生的婴儿称为早产儿,出生体重低于2500克的婴儿称为低出生体重儿,早产儿多为低出生体重儿。早产/低出生体重儿与足月儿在生理状况、营养需求以及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方面有较大差异,为满足其追赶生长的营养需求,此类婴儿配方食品中能量、蛋白质以及一些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含量应明显高于足月儿配方食品。

 

十三、关于早产/低出生体重婴儿配方食品营养素设计

    根据标准4.1项和附录A的规定,为满足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特殊营养需求,早产/低出生体重婴儿配方食品的能量、蛋白质及某些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下限值不应低于标准4.4规定的最小值,上限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上调,调整依据包括:国际或国外法规和标准,或其他国家批准的产品;针对早产/低出生体重儿营养需求研究的国际权威建议指南、营养学论著文献的推荐营养素限量值(包括其更新版本)。

    经对各国法规或权威论著进行研究,总结早产/低出生体重婴儿配方中能量和部分营养素可调整上限值如下(表2):

能量和营养素

可调整上限值 (/100kJ)

能量1(kJ/100ml)

465

蛋白质(g)

0.98

脂肪(g)

1.90

维生素A(μg RE)

177

维生素D(μg)

2.18

维生素E(mg α TE)

2.39

维生素B2 (μg)

148

维生素B6 (μg)

75.0

烟酸(μg)

1195

叶酸(μg)

21.5

生物素(μg)

8.8

钙(mg)

60

磷(mg)

30

镁(mg)

4.1

铁(mg)

0.87

锌(mg)

0.65

硒(μg)

2.15

μg)

59.8

钠(mg)

25

氯(mg)

54

肌醇(mg)

17.7

注:1对于提高了能量的早产/低出生体重婴儿配方食品,由于脂肪含量增加,势必造成碳水化合物含量降低,可不限制碳水化合物下限值。

 

 参考依据:

 1.EU:1999/21/EC  COMMISSION DIRECTIVE 1999/21/EC on dietary foods for special medical purposes :Values for vitamins, mineral and trace elements in nutritionally complete foods intended for use by infants(欧盟指令:特殊医学用途膳食食品:婴儿全营养食品中维生素、矿物质及微量元素含量)

 2.Tsang:Tsang RC, Uauy R, Kletzko B, Zlotkin SH, eds. Nutrition of the Preterm Infant: Scientific Basis and Practical Guidelines. Cincinnati, OH:Digital Education Publishing Inc; 2005(《早产/低出生体重婴儿营养基础与实践指南》)

 3.AAP: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Committee on Nutrition. Pediatric Nutrition Handbook. 6th ed. Elk Grove Village, IL; 2008(美国儿科委员会营养学会(AAP)《美国儿科营养学术委员会手册》)

 4.LSRO:Klein CJ. Nutrient requirements for preterm infant formulas. J Nutr 2002(美国营养科学协会生命科学研究室(LSRO) 《早产/低出生体重婴儿配方营养要求》)

 5.ESPGHAN:Agostoni C, Buonocore G, Carnielli VP, et al. Enteral nutrient supply for preterm infants: commentary from the European Society for Paediatr Gastroenterology, Hepatology, and Nutrition Committee on Nutrition. JPGN 2010(欧洲儿科胃肠病、肝病和营养学会《早产/低出生体重婴儿肠内营养供应》)

 

十四、关于母乳营养补充剂

    母乳营养补充剂是为了补充早产/低出生体重儿母乳中能量、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不足而特别设计的、需加入到母乳中使用的液态或粉状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在提倡母乳喂养的同时,为早产/低出生体重儿提供充足的能量和营养素。

    在母乳营养补充剂配方设计时,对于母乳中含量水平已能够满足早产/低出生体重儿需求的营养成分,无需另外补充;对于母乳中含量水平尚不足以满足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快速生长需求的营养成分,则需要额外添加,主要体现在能量、蛋白质、部分维生素和矿物质等方面。

    母乳营养补充剂不是全营养配方食品,是对早产/低出生体重儿母乳喂养的补充。与母乳配合使用时的能量和营养素含量应能满足早产/低出生体重婴儿配方能量和营养素上限、下限值的要求(参考本问答第13题)。

 

十五、关于早产/低出生体重婴儿母乳数据

    我国尚无早产/低出生体重婴儿母乳数据库可供参照,相关数据可以参考国外权威医学论著、国际组织的调查结果以及公开发表的医学、营养学文献中的早产儿母乳数据。如:Tsang的《早产/低出生体重婴儿营养基础与实践指南》等。

 

十六、关于氨基酸代谢障碍配方食品

    氨基酸代谢障碍是指由于遗传因素造成某些酶的缺陷,使一种或几种氨基酸在婴儿体内代谢发生障碍,导致患儿体格生长发育迟滞,智力发育障碍,严重时可导致不可逆的损害。氨基酸代谢障碍配方食品是指不含或仅含少量代谢障碍氨基酸的特殊配方食品。用于代替普通婴儿配方食品,以改善患儿症状,减轻智力损害,同时为患儿提供必要的、充足的营养素以维持其正常生长发育的需求。

    常见的氨基酸代谢障碍有苯丙酮尿症、枫糖尿症、丙酸血症/甲基丙二酸血症、酪氨酸血症、高胱氨酸尿症、戊二酸血症Ι型、异戊酸血症、尿素循环障碍等,其配方食品中应限制的氨基酸种类见下表(表3):

常见的氨基酸代谢障碍

应限制的氨基酸种类

苯丙酮尿症

苯丙氨酸

枫糖尿症

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

丙酸血症/ 甲基丙二酸血症

异亮氨酸、蛋氨酸、苏氨酸、缬氨酸

酪氨酸血症

苯丙氨酸、酪氨酸

高胱氨酸尿症

蛋氨酸

戊二酸血症Ι型

赖氨酸、色氨酸

异戊酸血症

亮氨酸

尿素循环障碍

非必需氨基酸(丙氨酸、精氨酸、天冬氨酸、天冬酰胺、谷氨酸、谷氨酰胺、甘氨酸、脯氨酸、丝氨酸)

 

十七、关于氨基酸代谢障碍配方食品营养素设计

  氨基酸代谢障碍患儿的膳食管理非常严格,除严格限制相应的氨基酸外,由于患儿对部分营养素吸收利用率低或排泄增加,需要对其配方中的能量和营养素范围值进行调整,以维持患儿正常生长发育,其营养素调整可参照以下法规、标准和科学依据:1.国内外相关法规或批准的产品:国际食品法典CODEX STAN 72 1981 (Rev 2007) SECTION B,欧盟COMMISSION DIRECTIVE 1999/21/EC,美国21CFR107 Subpart C等,不同国家产品批准情况;2.国内外权威医学、营养学指南、专家共识、专业文献或著作。

   氨基酸代谢障碍配方中能量及各营养素可调整的范围值可参考本问答中表1进行调整。

 

十八、氨基酸代谢障碍配方食品不能作为氨基酸代谢障碍患儿的唯一营养来源

    氨基酸代谢障碍配方食品去除了与患儿代谢障碍相关的一种或多种氨基酸,但其中某些需严格限制摄入的氨基酸是婴儿生长发育过程中所需的必需氨基酸,因此患儿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根据个体疾病状况及机体对特定氨基酸的耐受程度,适当搭配少量母乳或普通婴儿配方食品,以满足婴儿生长发育的需要。

 

十九、氨基酸代谢障碍配方食品中的氨基酸组成和含量如何调整

    针对不同的氨基酸代谢疾病,应在配方食品中去除相应的氨基酸,并适当调整其他氨基酸组成以确保提供足够的必需及非必需氨基酸,保证患儿生长发育所需。以无苯丙氨酸配方为例,由于苯丙氨酸的代谢障碍导致酪氨酸成为患儿的必需氨基酸,因此配方限制苯丙氨酸的同时,需适当提高酪氨酸含量,以满足患儿的营养需求。

 

二十、关于乳蛋白深度水解配方或氨基酸配方、氨基酸代谢障碍配方产品的蛋白质标示

    上述产品标签的营养成分表中“蛋白质”一项可标示为“蛋白质”、“蛋白质(等同物)”或“氨基酸总量”。

 

本站发布时间:2020年5月15日
主页    特殊食品法库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法库    特医-产品标准    【GB25596-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通则》
收藏
浏览量:0
我要咨询

版权声明

       医药律师网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医药律师网的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欢迎其它媒体转载医药律师网内容(请联系如下邮箱申请书面授权)。转载请注明出处。

       任何单位及个人若需将医药律师网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需取得书面授权。

       联系电话:400-165-0080

       邮箱:yylsw@outlook.com